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343/7642
造訪人次 : 3663371      線上人數 : 496
RC Version 3.2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hust.edu.tw/dspace/handle/310993100/1821

題名: 以XML為基礎之網格環境工作流程編輯器之研究與實作
作者: 張志宏;姜文忠;楊朝棟
貢獻者: 修平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
關鍵詞: 網頁服務;設計樣版;可延伸標記語言;網格計算
日期: 2007-07-01
上傳時間: 2009-10-28T04:02:51Z
摘要: 網格(GRID)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提供使用者一種環境,讓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的取用其上的資源,如同電力取用一般方便。但是怎麼樣的事情,需要利用網格的方式來處理,而在一般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無法做到呢?例如天文影像及生物資訊的處理,由於所分析的資料量非常龐大且比對的資料也是非常費時。在這樣情況下,必須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及儲存空間的電腦才能負責這樣的任務。在目前現今電腦技術發展,尚無法製作出單一電腦能處理上述問題,又叢集運算的超級電腦所能負責的任務又過於特殊性,對於複雜度過高的任務通常需要更花心力來處理。於是網格(GRID)的概念便應運而生,它統合多個單一運算及叢集運算成為一個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環境,讓使用者可以把任務放進去處理,便能獲得最終結果,再也不需要把大量的資料處理,在不同的叢集運算電腦轉換。網格計算(GRID-computing)則是在網格(GRID)環境裡要有效地利用不同的電腦及電腦組群中未被使用的中央處理器(CPU)資源。由於網格可以由許多異質平台所組合而成,所以要規劃一項工作要如何分配給多個運算資源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一個不瞭解系統架構的使用者,設計出來的處理機制可能反而造成運算資源的浪費。在本計畫中,我們希望提供一個以設計樣版為基礎之圖形化工作流程(Workflow)編輯介面,讓使用者可以不需要完全瞭解系統底層架構的狀況下,透過此編輯器(Editor)可以編輯並且設計合乎其所要使用網格系統架構的工作排程。而此工作排程的描述紀錄方式,將以XML的方式規範。;計畫編號:NSC95-2218-E164-015;研究期間:200608~200707
顯示於類別:[資訊管理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HUS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