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343/7642
造訪人次 : 3663471      線上人數 : 384
RC Version 3.2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hust.edu.tw/dspace/handle/310993100/1825

題名: 設計及實作一個具有國邊界監控、防衛、追蹤及克障能力之無線感測網路
作者: 張兆村
貢獻者: 修平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
關鍵詞: 無線感測網路;邊界感測覆蓋;全區域感測覆蓋;定位;導引;障礙物;空洞;資料收集協定;入侵者追蹤;電量平衡
日期: 2008-07-01
上傳時間: 2009-10-28T04:02:52Z
摘要: 近年來,無線與感測網路已廣泛使用在自然災害回報、軍事偵測與監控、位置追蹤、環境採樣、健康監控、自然生態監控、醫學上的人體機能探測、路況監控、導航、工作場所危險監控、安全控管等多個領域。本計劃之主要目的在於設計並實作一無線感測網路,使其可應用於國與國邊界的防衛、監控及追蹤,並在通訊傳輸感測資料時能達到克服空洞及障礙物的高效率傳輸。本計畫為一個三年期的個別型計畫,其研究範圍橫跨網路初始化、網路自我診斷、媒介存取層、網路層及應用層。在第一年的計畫中,我們將進行網路初始化之相關議題的研發與實作,這包括設計及實作Mobile Anchor 定位及定位路徑導引協定以及對邊界區域及防衛區域分別研發邊界感測覆蓋(Barrier Coverage)及全區域感測覆蓋(SurfaceCoverage)等通訊協定使整個無線感測網路不僅有能力進行全區的監控及追蹤入侵者的闖入,並可延長感測網路的運作時間與生命期。在第二年的計畫中,我們將研發並實作網路自我診斷之障礙物及空洞偵測(Obstacle and Hole Detections)協定、媒介存取排程(MAC Scheduling) 協定、以及耗電量平衡的資料收集(Energy-Balance InformationCollection)協定。在第三年的計畫中,我們將設法在事件發生時(入侵者事件或追蹤事件) ,基於第二年計畫中對空洞與障礙物之偵測資訊,使資料傳輸能克服障礙物及感測空洞的存在,並透過較佳的路徑傳回到監控中心,在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克服障礙物的群播通訊協定以及克服障礙物的資料傳送通訊協定。透過三年期計畫的執行,使我們所研發的無線感測網路能有效的應用於國邊界的防衛、監控、追蹤及克障通訊傳輸。;計畫編號:NSC96-2221-E164-001;研究期間:200708~200807
顯示於類別:[資訊管理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HUS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