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343/7642
造訪人次 : 3663201      線上人數 : 546
RC Version 3.2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hust.edu.tw/dspace/handle/310993100/5569

題名: 利用3D列印製作植物牆模型探討
作者: 趙浚貿
王賀民
黃冠鈞
陳恩佑
劉信賢
貢獻者: 能源與材料科技系
關鍵詞: 3D列印
植物牆模型
液肥
蔬菜種植
日期: 2016-06-15
上傳時間: 2017-03-17T01:22:32Z
摘要: 本實驗為有效利用3D列印之功能,做出理想的盆栽,並使用自製有機液肥讓植物能夠長的更好,以達到種植蔬菜不必被環境所限制。
  液肥發酵的過程中糖度與含氧量愈高會使木黴菌的活性愈好,且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酸,也會使糖度降低(以A組為例,糖度在第25日的14.0降低成第30日的8.0) pH值降低(從第一日的4.98驟降到第30日的3.58)電導度值升高(由第8日的15.59驟升到第30日的18.42),由電導度的變化也可以得知發酵完成的程度。
  在蔬菜種植的部分,依照實驗構想,有加液肥的種植結果應該要比無加液肥的好,但在田間種植的結果中,無添加液肥之蔬菜最後在總重上比有添加液肥之蔬菜多了0.85倍,至於其他的莖長、葉片大小等,則需要視當下的種植環境及種植期間的天候狀況影響而定。而盆栽種植可能因影響因素較少,在葉片大小與葉寬均有受到液肥的影響。
  3D列印機需手動校正,3D列印機雖然有自動校正功能,但仍然存在些許誤差,導致列印時噴頭沒有將底面緊密的印在載物平台上,底面才會在冷縮時產生翹曲變形。所以要手動校正,才能確保3D列印機的精準度。在參數設定時,應注意要將填充率設定為90%,以避免孔隙的產生,我們剛開始列印時,參數設定中的體填充率預設為30%,結果成品要從載物平台上拔下時,就因為強度不足,斷裂開了,多次試驗後得知: 填充率愈高成品的結構強度愈佳。90%方為最佳填充率。另外盆栽的結構也極為重要,若掛鉤孔位置太靠近邊緣會導致載重力下降,當掛鉤孔無法承受盆栽的重量時,會導致盆栽掉落或破裂,造成危險。所以我們在設計時有將掛鉤孔的位置往下移動,讓掛鉤孔的邊緣有足夠的厚度,承受盆栽吊掛時的重量,以避免意外的發生。除了這些訣竅之外,要做出完美的盆栽,很重要的一點在於製作3D模型的過程中,要避免不必要的物件綁定,因為重複綁定物件會造成轉檔破圖,因此在3D模型繪製完成後,直接匯出,在列印時才能印出沒有技術破損的成品。
顯示於類別:[能源與材料科技系] 學生專題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利用3D列印製作植物牆模型探討-論文.pdf3641KbAdobe PDF1127檢視/開啟

在HUS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